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方向探析 仍存短板和不足

2020-07-02 09:04

随着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高新技术园区成为科技的集聚地,创新的孵化器。自1988年5月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在北京中关村设立至今,国家高新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城市产业的升级和城市的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高新区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不断提质增效,逐步促进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支撑着各地区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成为科技创新体系的区域创新高地。

微信图片_20200703090943
 

国家高新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国家高新区已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全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仅为54个,到2017年底已增至156个,随着2018年3月又新增12个国家级高新区,至此国家级高新区达到168个。其中江苏、广东、山东分布以17、14、13个国家级高新区是数量列全国前三,湖北高新区数量也超过10个,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

微信图片_20200703091619

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三个新趋势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但聚焦特色产业,不是乱抓一把“来者不拒”,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还会影响优势俱佳产业集群的形成,无法突出高新区的特色。

以临港常熟科技产业园为例:临港常熟科技产业园充分发挥临港集团优势,围绕全产业链,选择该产业链条上最具有支撑力,影响力的产业,规避同质化竞争,积极培育数据通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上下游相关产业,最终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精准发力推动临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根据当前发展现状,国家高新区不断提质增效,支撑着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呈现出几个新趋势:

优惠政策带动发展:
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是将孵化服务、信息网络和创业资本市场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制定一系列土地出让、优惠政策为主向,提高企业入园积极性,扶持企业发展,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圈,实现以完善资源、技术、资本等诸多方面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更加有效的推动科技产业化进程,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以硬投入向更加注重“软环境”转变:
“软环境”的打造主要是靠制定和布局针对性政策,高新区服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完善,从而激励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落实并保护科技型企业创业的权益,认真解决企业面临的产权问题,在满足高新区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有效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以量的增长向更加注重“质”的转变:
园区发展具备一定的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现有产业发展的带动下促进园区的形成和发展壮大。随着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立足自主创新,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技术创新进程,同时,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高新技术园区开发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成绩,提高了整体发展质量,而不仅仅是增加数量。

56a4ec6188051ca67f3881f466d6329

产品服务中心
更多 >>

君思最新动态
更多 >>

分享到: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更多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看过本文的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