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掀开“智慧”的外衣,让物流园区实现真正的智慧

2019-04-15 09:44

 

查数据显示,当前物流企业对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数据、物流云、物流设备三大领域,2018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专家认为,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新零售、智能制造等领域对物流的更高要求,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资源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在物流行业,中小物流企业占据主流地位,中国物流市场70%左右都是中小企业,但是这些传统的物流企业已经处于成本的临界点,传统的物流模式和设备设施无法降低成本,利润空间正在不断缩小。


近年来,包括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企业直接或间接介入物流市场后,通过数字技术对一些区域中小物流企业实现就地升级,引出智慧物流园的概念,智慧物流园区以“智慧”理念,通过整合与集成各种要素资源,利用GPS监控、GIS地理服务、ASP租赁、RFID射频扫描、无线视频传送、一卡通服务等新技术,对园区中的人、车、货、设备设施进行系统管理,使人与车、车与货、货与路在智慧的网络中彼此互动、信息整合、服务集成,从而实现物流园区的智能化、机械化、信息化。智慧物流园让中国物流市场竞争从传统密集型赛道切换到依靠技术驱动、依靠资本杠杆、创新商业模式的新赛道上。


然而,随着智慧园区的大热,智慧物流园也渐渐显现出各种问题,过多过滥,很多物流园区只是披着“智慧”的外衣,劳动力依然无法解放,效率依然低下~那么,我们该如何创造一个真正“智慧”的智慧物流园呢?

 

 

保证物流追求的本质不变让物流园真正智慧起来

 

正是因为“智慧”很“热”,“智慧+”被许多物流玩家看成商机,一提智慧,就是高大上,一提智慧,就是高科技,一提智慧,就是产业升级,一提智慧,就是行业引领,对招商引资引智,便是利好!所以许多物流园区在规划建设时往往停留在利用信息系统和自动化物流设计形成一些软硬件设施,便认为是智慧物流园了。其实,这离智慧物流园还有十万八千里!拿人来举例,一个人的智慧主要靠的是大脑,即脑容量的大小及其储存的知识的多少,四肢发达跟智慧并无直接关系。园区内设施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充其量只是有发达的“四肢”,决定智慧的“大脑”更多地还要靠“大脑”对“四肢”的整合,以及“大脑”依赖其所掌握的信息(大数据)进行科学规划和准确决策。不管怎么说,物流不管穿上什么外衣,物流追求的本质是不变的,快捷、安全、高效、低成本,离开这些目标片面追求形式或玩概念都是耍流氓。

 

智慧物流园区不能脱离其所在大系统

 

物流作为服务业,无法独立于其它产业而独自存在,或者说物流是其它众多产业的基础支撑产业,是其产业链中的一环或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服务或连接该产业上下游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产业链条,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系统。而作为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不能自说自话,必须根据上下游的特点并去适应上下游环节,才能保证整个供应链的平滑和高效。再往大里讲,物流园区是一个小系统,是一个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分,智慧物流是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子系统,智慧物流园不可能靠企业单打独斗,封门闭户地发展。它必须通过信息技术,实施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运作,使市场、行业、企业、个人联结在一起,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智能化生活。当前,一些园区已经开始提供从物流一体化到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供应链一体化强调的是核心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协调关系,通过信息共享、技术扩散、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的价值链激励机制等体现经营一体化,强调的是共融、共享、共生。在这种新型的物流管理体制下,物流园区应充分利用其入驻企业类型广泛以及各类型企业在物流园区内部集聚的优势条件,在其成熟期应加强入驻园区相关联企业之间的合作,有效控制供应链上物流、资金流、价值流、信息流等,蜕变为真正的智慧型物流园区。

 

 

不同物流园区有不同的定位功能

 

 

不论从物流的一体化,还是供应链一体化,物流园区存在的目的无外乎在个:

一是中转分拔,承担物流网络节点功能; 

二是交易撮合,物流供需双方对接,服务当地的工、商业发展; 

三是流通加工,优化整合产业链功能。

不同类型的园区,有不同的定位,承担不同的功能,可能是以上某一种功能,或者某几种功能,甚至是全能型综合物流园,兼具所有功能。不管是哪种定位,必须与其业务特点相结合,而非照抄照搬其它园区所拥有的“智慧”功能。不单要适应业务定位需要,还要适应当地上下游相关资源的情况,太先进或太落后,不能有效与上下游有效衔接,物“流”不动,成本和效率就得不到保证,为“智慧”而进行的投入便是无效的。

 

规划与建设同等重要

 

智慧物流是一个发展中的理念,只能大致描述而无法准确定义,换句话说,目前智慧物流园区没有标准模式,大家根据“智慧”的理念在实践,未来会怎么样,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尤其是近几年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人驾驶、无人机等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智慧物流的概念在不断丰富,不断迭代而推陈出新。物流园区作为一种重资产运营的项目,建设投入是巨大的,过程中的改造成本也是高昂的。


因此,规划要有前瞻性和先进性,设计和实施在理念上要适度超前,确保智慧园区信息平台的技术是领先的、模式是领先的,不仅要考虑当前园区的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化支撑,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促进、引导、规范、创新园区的业务发展模式,更要满足未来新业务模式的发展需要,要具备较好的扩展性,保证系统建设投入的有效发挥作用,避免重复投资。而具体建设上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市场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尽可能采用成熟技术和装备,而不是所有的系统都重新开发。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快建设进度,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系统的成熟、稳定、先进。

 

 

市场是检验物流园区运营是否成功的最终标准

 

智慧物流园对于运营它的企业而言,本质上是一个项目,一个生意,生意最终是要赚钱的,无论“智慧”只是噱头,还是一种追求,抑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现实,“智慧”的主要的目的还是招商和留商,用来引留客户。客户某一时刻可能会为一个概念买单,但招来客户并最终留住客户靠的还是利益,你必须让他赚到钱赚到更多的钱。而这一点,则跟物流园区的市场定位、选址、商业模式、运营水平等关系密切,并不绝对取决于园区的软硬件条件和自动化水平,甚至这些都只是锦上添花,是术而非道。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地产,其也符合地产项目的一般特征,正如地产界的某位大佬所言,地产的项目的关键成功要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对于关注运营成本的城市物流而言,位置是影响配送成本的关键因素,而配送成本又是物流成本体系里的重要成本项,地段不好,“智慧”也白搭。

 

小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供应链的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流通、全球消费给现代化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时效、高安全、低成本,物流和物流园的智慧化就成为物流行业企业追求的目标。各地智慧物流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切记勿急勿躁,牢记以上几条,让物流园区真正智慧起来。

 

 

 

产品服务中心
更多 >>

君思最新动态
更多 >>

分享到: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更多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看过本文的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