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产业微城如何实现城市空间与人的平衡?+ 查看更多
伴随着城市物理空间的野蛮扩张,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城市空间与人的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1月16日,《2019中国城市空间开发简报》(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近五年来,全国城区人口增长率约为8.9%,而全国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约为13.5%,导致了大量“空城”现象。在这个阶段,应解决城市空间与人之间的平衡成为迫切问题。
城市扩建速度远超人口增长速度
所谓城镇化,是指在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而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以及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的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的物质面貌和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转化和强化的过程。
《报告》提到的统计数据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左右的投资,1个城镇人口相当于3个农村人口的消费。
城市空间与人实现平衡是关键
关于中国的城镇化该如何发展这个时代议题,中央一再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明确提出“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报告》认为,人口一直是考量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发展所驱动的现象,合理的人口结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人口流动特点上,中国人口流动大体趋势一般是偏远贫穷地区向沿海、发达、省会城市流入,呈现层层递进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口流入、城区人口流出,导致城市人口变化达不到预期规划,同时农村低端劳动力流入、城区高素质人才流出也导致城市人口整体素质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地方城市的经济发展竟不能满足农村人口需求,城市与农村人口纷纷流向大型城市,青年劳动力短缺,城市发展大大受限。而中国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现象突出,多数地级市的经济活力在省内无法超越省会城市,如何在自身城市发展道路上独具特色应是这些城市首当思考的问题。
“中国的产业集聚土壤是极其厚实的,这给产业微城的发展带来了便利。”行业内认为这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过去五年,全国建成区面积扩张率约为13.5%,相比十年前,中国的扩城脚步放缓,在这个阶段应更注重城市空间与人之间的平衡。实现这个平衡的关键,是在城市有限空间内实现同一产业的高度集聚,打造小范围内的全产业链条,帮助城市产业形成生态闭环。这样的产业升级将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改革,促进地方优势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