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产业园区进入4.0模式将如何升级变化?

2019-02-20 09:28
 
产城融合发展重点的转变
 

在城市化开始之前,更多是商业和城市的结合,所以当时产城融合的重点是服务业,即市场和城的融合。城市和商业的融合,推动了人口的集聚和城市的发展。工业化兴起后,城市成为工业的重要载体。工业化带动人口的快速集聚,大大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

 

 

特别是工业化初期,产城融合的重点是城市和工业的融合,城市成为工业的聚集地;工业化中期,产城融合的重点是服务业和工业在城市的融合;工业化中期以后,城市化发展趋于成熟,工业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而服务业发展日渐兴起,并更好地为工业提供服务;工业化后期,服务业成为主导,产城融合的重点是服务业。

 

城市化中后期,工业逐步远离城市

首先,城市土地价格日渐上升,抬高了工业发展成本。因为工业发展要求较低成本也是一个规律。如果一座城市的成本很高,必然会推动工业的远离;其次,城市居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我们看目前的大城市、特大城市的里面还有没有工业?以前的一线城市里都有工业,但是后来都迁出去集中在园区。城市里的人已经不能容忍工业的噪音和污染了。


还有就是工业人口的住房需求难以满足。工人的收入相对较低,需要价格相对低廉的住房,而城市主城区的房价往往是他们难以承受的。所以,工业与城市化发展到中后期的产城融合是对立的。另外,城市的住房供给的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在城市主城区里,原先产业工人居住的地方已经成为危旧房和棚户区,是城市住房改造的重点。

 

 

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已经与产业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不相吻合。对于城镇化发展阶段不同的城市,产城融合也在出现分化。公共服务水准较高的城市发展地产和服务业,距离大城市和都市圈偏远的中小城市则复制工业化中期之前的城市发展模式。此外,产业和就业人口过度集中,会给城市带来交通压力。

 

产城融合的普遍规律

 

形成空间孤岛

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中期阶段,中国的工业化以产业园区的形式出现。而产业园区向新区转变的过程中,逐渐被房地产所替代,形成了以房地产为主导的传统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大部分城市边缘的工业新区,逐渐变成了房地产发展新区。即使工业向周边的卫星城转移,仍以规模较小的园区形式存在。但是当城市在向外发展延伸过程中,如出现地产的郊区化后,周边的中小城市也逐渐被覆盖。这就迫使工业向远郊区发展,从集中的园区模式向分散模式转变。如同国际上一些大的工业企业,基本都分散在不同的小镇和村庄,在空间上形成了孤岛。

 

发展特色小镇

 

为什么那么多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都对特色小镇感兴趣?虽然出现了产业特色化发展的大趋势,但是总体上来说,现在还停留在产业园区集中发展模式,仍在靠房地产开发收益来实现低成本招商引资的补偿。一旦房地产滞销,又会大幅度催生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而特色小镇的成本低,更因为中等城市已经承受不了传统发展模式下,土地价格和基础设施投入所需要的高额补偿。

 

产品服务中心
更多 >>

君思最新动态
更多 >>

分享到: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更多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看过本文的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