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推动园区转型升级 扬州经验值得借鉴

2019-02-07 14:28

 

在我国“十三五”期间,如何面对“新常态”,适应“新产业”,在“产品”、“模式”等方面如何突破创新,如何实现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将是行业面临的核心命题。
目前,扬州市共建成省级以上开发园区12个(含综保区),核准面积57.5平方公里,管辖面积981.1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58.5平方公里。园区内入驻企业1.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51家,初步形成了汽车、机械、新能源、软件和互联网、食品产业等支柱产业。

 

 

一、对外开放水平。2018年,全市开发园区实际利用外资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占全市60.8%;进出口73.18亿美元,增长1%,占全市75%;境外投资4.39亿美元,增长201%,占全市76%。截至目前,园区共落户外资企业1024家,占全市外资法人企业(1373家)的74.6%。2014年以来,积极推进园区跨江融合和中外合作,9家省级以上园区均与上海园区签署合作协议,落户上海、苏南亿元以上项目87个,总投资268.3亿元。

 

二、经济规模效益。2018年,占全市面积14.8%的12家开发园区完成GDP2487.4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市55.9%;固定资产投资1556.23亿元,增长15.9%,占全市47.3%;规上工业增加值1536亿元,增长9.5%,占全市66.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6.9亿元,增长3%,占全市36.7%。

 

 

三、绿色集约发展。目前各开发园区已初步形成3-4条产业链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园区积极建设标准化厂房,合计建成167.2万平方米。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发展,除新批的两家省级高新区外,其他开发园区均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认证,创成2家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3家省级生态工业园区、2家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

 

园区转型升级的三大关注点

 

 
 
 
 
 
调整优化存量

一是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改造,相关扶持政策,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同等享受。二是总结优秀园区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510”并购重组计划,引导本地企业积极与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开展并购重组,引进技术和管理,加快融合全球创新链,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

 

 

 
 
 
 
 
机制体制改革

一是在扬州开发区、江都开发区省级行政审批制度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加大对园区的授权和放权,实现工业项目“区内事项区内办结”。二是实行重大工业项目“绿卡”制度,减免相关规费,建立审批“绿色通道”。三是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双月过堂、季度点评,协调解决项目报批报建遇到的问题。四是建立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对园区开展分层分类考核,实施重奖重用和动态调整机制,充分激发园区活力。

 

 

 
 
 
 
 
引进重大项目

一是建议各园区抢抓国发5号文和国办发7号文政策机遇,在梳理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出台新的招商优惠政策。二是建议各园区聚焦政策和资源,专注发展1-2个主导产业。紧跟市场走势,锁定目标客户,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精准招商。三是建议各园区围绕产业链上下延伸,设立主导产业引导资金,用于促进项目落地和产业升级。四是建立出境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对园区出境招商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和保障。

 

 

 

 

 

产品服务中心
更多 >>

君思最新动态
更多 >>

分享到: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更多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看过本文的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