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产城规划与发展——“新时期,新思维”

2019-01-25 09:46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推出以后,国家发改委就发文开展产城融合试点工作,要求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为新型城镇化探索路径,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

 

产城规划现状

 

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之间的互不匹配,会产生两种弊端,一是形成大规模的城市病。一线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但办公和商务配套无法供不应求,有些只能选择到较远的城区办公,对于员工来说距离远且交通不便。二是新城区产能过剩。近年来,许多地方动辄以一到两倍的新城区扩张规模迅猛发展,实际上,以现有的人口、自然资源、经济产业和城市公共资源,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快速的扩张。由此在边缘新城区出现许多“空城”“半空城”现象。 

 

 

要实现产城融合,最重要的就是规划思维和发展理念的转变,从原有的条块分割的单一功能分区思想,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多元功能的城市规划思维,以思维转变为依托,才能真正实现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的发展重点

 

产城融合并不是直接地把工业区变为居住区,或是在居住区里加上产业配套。而是要根据城市不同区块的现状,围绕在其中生活的人的需求,分门别类地完善相关功能配套,达到产业和城市的完美融合。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区域也会有不同的功能需求,不同的产业发展需求,产城融合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新老城区的产城融合重点是不一样的。老城区的产城融合重点在于城市文化的传承保护、城市管理的提升,以及下水道、垃圾处理等城市功能的完善等事项。而新城区的问题主要在于人气不足,超市、娱乐等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

 

 

其次,不同性质的园区,产城融合的重点也各有差异。商务金融区以商务金融服务为主的产业区,高端商务人士对于购物、文娱、服务等商业功能的需求较多。 高科技产业功能区的话,高科技人员更看重配套服务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高质量的教育机构、舒适的生活服务设施。

 

产城规划的思维转变    
 
 
整合土地性质
 

 要实现产城融合,就要避免大规模的单一性质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相应的土地性质调整。

 

 

 
整合土地性质
 

 产业新城、政务新城、居住新城、商务新城等名目繁多的新城,并不是单一的城市功能区。还应具有多样化的城市功能,使得居住在各区域的人能够方便地实现居住、购物、娱乐、消费、休闲、医疗、就业、上学等多种需求。

 
 
整合行政体制
 

 要推动产城融合,在行政层面和管理层面,需要加强在产业规划、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通道等方面的统筹协调。产城融合的关键在于规划思维的转型,从条块分割单一功能的城市规划,转向多元的综合功能的城市规划,从人的需求出发,对相关要素进行整合。

 

 

产品服务中心
更多 >>

君思最新动态
更多 >>

分享到: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更多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看过本文的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