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一带一路”为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查看更多
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不仅在经济全球化遭遇诸多挑战的情况下开创了共商共建、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新模式;而且探索或移植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合作模式,如共建经济走廊、创新开发性金融、搭建商业交易平台模式等。
“一带一路”进入落地期
自2013年9月,国家领导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之后,“一带一路”已经渐渐成为国家层面上的重要发展战略。
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一带一路”的工作重心逐渐从推广转为落实,“一带一路”将进入落地期,其项目领域也将继续拓展,除了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一带一路”电子商务、金融、中医药等领域合作得到发展,预计这一趋势在2019年将继续。

目前,我国六大经济走廊已签订的相关协议达到5046亿美元,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中国正以工程承包为先导,以金融服务为支持,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一批合作园区与自贸区,并力争取得更多早期收获,这将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重要方向。
产业园区建设获得新机遇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的国际战略框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多重发展机遇。其战略愿景可分为远近两大层次:近期着眼于“基建互通、金融互通、产业对接、资源引入”;远期则致力于“商贸文化互通、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繁荣”。“一带一路”战略给国内产业园区发展将带来巨大机遇。
从“一带一路”发展路径来看,节点城市是关键,经济开发区和港口建设是重点。伴随我国改革开放而诞生的开发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节约利用资源、优化产业、调整结构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有效地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为开发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截至2016年,我国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建有56个经贸合作产业园区,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超过10亿美元的税收,提供超过17万个就业岗位。
另外,“一带一路”战略包含了三大层面:一是以扩大自由贸易区网络为主要目标;二是以扩大服务贸易为重大任务;三是以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为主要依托。
国家级新区在探索“负面清单”上积累了很重要的经验。目前,以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开放来重点推动自由贸易区的网络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国家级新区义不容辞,担负着重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