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浅析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及误区+ 查看更多
自我国建立生态工业园示范区已有10多年的发展历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初见成效,但在现实社会中,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不可避免带来了人类环境污染。总体而言,现存的生态工业园区就是没有真正理解“生态”为何物,也没有从内在的了解“生态化”的工业应该是什么。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
2000年以来,由于受到环境压力和国际环保新思潮的影响,全球掀起了建设生态园区的热潮。中国同样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环境“双赢”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对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进行诸多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
此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解决工业园区环境问题,实现转型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政府多个部门亦从多角度积极推进园区的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2013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均明确指出与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相关的内容,凸显了园区的生态建设对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
《2018-2023年中国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批准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园区名单45个,批准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园区共有48个。与此同时,我国生态工业园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即企业主导型、产业关联型及改造重构型。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误区
1园区和企业的生态建设不到位
园区内整体的生态建设不到位,导致工业园区内生态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以及与园区内缺乏关键的核心技术,使得物质循环不够高效,重复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甚至有工业园区根本就没有合理的设置废物回收循环体系,导致不能充分利用或消化企业废物,而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园区生态链建设不合理
企业之间的生态合作不规范,缺乏生态链的合理建设,导致废物无法循环和优化利用。由于园区内产业类型不够多样化,某些产业和生态基础设施单元缺失,导致产业链接不充分,废物循环利用仅限于企业内部或上下游产业之间。园区缺乏以废物利用为关键,以产业生态链接为核心的关键性技术,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
3园区未形成区域生态体系
工业园区仍处于单个工业区层面,没有形成区域性或者全国性的资源共享体系。只存在针对个别企业内部废物的循环利用,造成企业废料未能充分优化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
目前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由政府、市场和企业三个方面共同推进,实践层面可分为企业、产业集群、园区和社会四个层面。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未来还需及时解决,否则将影响生态工业园区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