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智慧园区(社区)的建设避坑指南汇总+ 查看更多
智慧园区(社区)的建设避坑指南汇总
+ 查看更多
2022-03-09 16:16
过去的2021年,宝马董事长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上表示,中国是目前对数字化和互联技术最感兴趣的市场。而在进入数字科技主导的智能社会,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承载体。而作为智慧城市最重要的下级单位,园区和社区已经逐步成为物理、人文和数字世界三位一体的空间综合体。
在去年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上海和深圳能够从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450个参评对象中突围而出并夺得重要奖项,可知中国也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的确略有成就。细分来看,智慧城市的初步成功也印证了园区和社区在数字化建设探索的胜利。
众人拾柴,做大蛋糕
在华为发布的未来智慧园区白皮书中显示,90%以上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在园区和社区,80%以上的GDP和90%以上的创新在园区内产生,可以说“在城市中,除了马路都是园区或者社区”。
而园区和社区又有众多形态中,例如产业园区、教育园区、制造业园区、科研园区、社区。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版)中统计到,国家级开发区552个,省级开发区1991个,各类社区超过30万个。园区和社区经济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

所以在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下,从传统园区(社区)到智慧园区(社区)的数字化建设并非单个企业能够促进完成,更重要的是“众人拾柴、抱团取暖”。
但是,就目前国内智慧园区(社区)初步探索成效来看,依旧存在着部分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安全、服务体验、成本和效率方面,将会是未来园区(社区)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笔者认为这些挑战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 传统园区(社区)基础设施改造量、改造难度较大
- 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规划
- 管理冗杂,仍需依靠大量人员进行管理
- 有效数据整合处理能力效力不足
- 以人为本的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缺乏体验感
- 数据利用效率不高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笔者认为这其实是面对一些些风口。当智慧园区(社区)的建设还未成熟之时,能够解决上述痛点,将会大大提升企业在建设智慧园区(社区)方面的工程能力。
智慧园区(社区)基建与运营需并行
从我们上述分析的来看,“重基建轻运营”是建设智慧园区(社区)最常见的问题。不少的案例都在说明,一个已经打出了招牌的智慧园区(社区),并不意味拥有长盛不衰的能力。
2019年9月,2015-2016年间的山东省智慧社区试点项目被曝出“名存实亡”,基建都有,但是都处于停滞和损坏无人维修的状态。这就说明了,智慧社区还需要良好的运营和实际的效果反馈。同时,前几年名声在望的鸿山物联网小镇,作为全国首个物联网小镇,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但是现在几乎也听不到什么动静了。

鸿山小镇当时提出了两个重点计划:针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制定的“唤醒计划”,主要帮助制造企业完成产业升级;针对物联网碎片化应用而搭建的智慧城市中枢系统“城市云脑”,目标形成数据共享平台,形成有价值的数据网。
另外,鸿山小镇还集合了无锡高新区政府、华为、中软国际、阿里云、西门子、中国移动、智慧新吴等科技公司入驻,资源力量十分庞大。
正如互联网和物联网产品一样,在硬件设计、制造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打造一流的软件使用和服务体验,才是真正留存、发展的最关键一步。另一方面,软硬件结合所带来的服务能力将会是未来智慧园区(社区),乃至整个智慧城市打开向外延伸之门的重要钥匙。
在中国拥有深圳和上海两座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先锋城市,这里聚集了众多优秀的技术供应商、集成商以及应用实践者。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蛋糕虽大,需众人拾柴。
产品服务中心更多 >>
产品服务中心
更多 >>
君思最新动态更多 >>
君思最新动态
更多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还看过+ 查看更多
看过本文的还看过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