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全国首批!广州获批创建“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 查看更多
全国首批!广州获批创建“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
+ 查看更多
2022-06-23 17:15
可喜可贺!据住建部的批复文件,广州市成为全国首批创建 " 新城建 " 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城市之一。
据悉,早在 2020 年 8 月,住建部会同六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 新城建 "概念,即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和更新改造。
6 月 20 日,广州市印发了相关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到,2022 至 2024 年期间,将依托广州产业优势,以 " 新城建 " 试点各项任务应用为牵引,在园区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筑产业互联网、车城网、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经济和智能建造、智慧社区、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产业体系。
不仅如此,还将建设广州市 " 新城建 " 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2+4" 产业版图,即 2 个领建园区加 4 个关联园区,涉及广州海珠、黄埔、白云、番禺、花都、南沙 6 区,以提升广州市 " 新城建 " 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能力。

具体园区如下:

领建园区一" 广州设计之都二期 ",聚焦 CIM 平台园区扩展、智能建造、绿色低碳和建筑产业互联网,加快推动 " 新城建 " 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准开展 " 新城建 " 应用示范,打造全市 " 新城建 " 创新综合体;
领建园区二黄埔区包括中新知识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京广协同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中心,依托智慧城市、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试点建设、智能建造工作,积极推动 " 新城建 " 平台经济和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产业在园区集聚;
海珠区以广州市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为依托,面向 " 新城建 " 领域提供体系化的人工智能服务,在市 " 新城建 " 综合示范试点基础上,打造人工智能与 " 新城建 " 融合发展产业园;
花都区以 " 未来建筑绿色智造产业园 " 为关联园区,打造建筑规划设计、绿色建造、绿色新型建材、建筑工业化、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等的研发应用基地;
番禺区以 " 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 " 为关联园区,依托基地二期和中关村青创汇,培育以智慧社区为重点的 " 新城建 " 产业;
南沙区以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 " 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 " 为关联园区,依托明珠湾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园区培育 " 新城建 " 平台经济和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产业。

《方案明确了 " 新城建 " 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基地创建期限为 2022 至 2024 年,经过三年的建设发展,在广州建成基础设施领先、核心产业雄厚、关联产业协同、衍生产业活跃、特色应用引领、公共服务完善,具备产业和经济规模带动力的 " 新城建 " 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
建设不少于 3 个智慧园区、不少于 2 个车城网试点、不少于 20 个智慧社区、不少于 2 个区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通过产业补链、强链和延链,培育新型智能市政基础设施建造企业 1-2 家、CIM 运营企业 1-2 家、CIM+ 智能网联设施企业 1-2 家,形成产业集聚,初步构建 " 新城建 " 产业体系。
《方案》共提出了六条主要任务:
一是坚持创新协同和错位互补,创建 "2+4"" 新城建 " 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
二是立足培育产业链,开展 " 新城建 " 产业发展研究;
三是发展新型创新主体,打造 " 新城建 " 创新生态体系;
四是依托试点示范和基地创建工作,完善我市 " 新城建 " 标准体系;
五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形成 " 新城建 " 可持续发展模式;
六是开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测算 " 新城建 " 对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此外,《方案》还指出将加强统筹协调,重点研究解决 " 新城建 " 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重大事项,积极开放应用场景,加快产业生态培育,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运营的营商环境,系统性优化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
通过保障园区建设、财税优惠支持、完善融资体系、推进人才建设、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监测评估等措施,支持基地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加强对领建园区和关联园区创建工作的跟踪监测和成效分析,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产品服务中心更多 >>
产品服务中心
更多 >>
君思最新动态更多 >>
君思最新动态
更多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还看过+ 查看更多
看过本文的还看过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