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园区管理】传统园区升级为智慧园区需具备哪些需求+ 查看更多
近年来,传统园区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着高负荷的管理运维工作量,难以融创的商业价值变现等亟待改变的需求痛点。全国各地建设了大量的特色园区和特色小镇,力图使各种园区成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地,成为当地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载体。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高度密集,人才聚集地,具备向外价值输出的集能化属性。一方面带动着地区税收幅度,促进着地区经济效益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地区高产能、高价值的集中化呈现。
园区之间同质化严重,竞争非常激烈,园区管理和运营方式也相对粗放,运营者更多是作为房东来收租,园区信息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缺乏远程、集中管理,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园区管理局限于安防、消防等方面,在环保、节能、空间管理、建筑管理等领域管理缺位。服务方面,园区运营者在产业辅导、孵化、产业生态化建设方面责任缺位,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园区管理和服务需具备哪些需求。
- 智能化管理需求
园区中存在着安防系统、消防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门禁系统、停车系统等等为数众多的系统,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操作终端,都需要值班、运维、巡检等,成本较高,通过智能统一化管理,可以实现数据融合、集中监控、实时可视、统一指挥,减少值班、运维的成本。
- 产业数据化服务需求
在产业生态中,有生产型企业、贸易型企业、服务型企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积极参与者,他们需要更加精准、有效、合理的协作方式,进而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如何为参与者提供智能化产业分析、精准化发展决策、专业化产业服务是每一个产业园区运营者面临的需求。
- 管理统一化,减少运营成本
针对园区面积大、建筑多、人员车辆进出多等特点,运用三维可视化、物联网、自动化控制、软硬件集成等技术,整合园区安防、消防、通讯网络、一卡通、信息发布、管网设备能源监控、停车管理、自动化办公等多个系统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各个系统的信息交互、信息共享、参数关联、联动互动,独立共生。每个系统既可以独立运行、又保证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一体化的排班、值班,一体化的运维、监控,一体化的应急响应,可以大大减少值班人员数量,降低用人成本。
- 产业化服务,帮企业发展起来
以行业数据、企业数据、产品数据、知识产权及其他互联网数据为基础,以数据中台为技术底座,实现产业实体图谱化、产业分析智能化、产业决策精准化、产业服务专业化。在为入驻企业提供及时、精准的产业服务的同时,又能针对性的招商,丰富园区内产业链的完整性,促进园区产业生态的形成。
- 产业数据服务
通过对接工商、协会或第三方数据平台展示园区产业相关的企业、产品、市场、质量、检测、产业政策、区域发展、环保等领域,实现产业实体库、产业分析、辅助产业决策等目的,为入驻企业提供数据资源共享等服务。
那应该如何实现上述的需求,如何进行园区的升级改造成智慧园区呢?随时传统园区在结合互联网、物联网(IoT)等技术融入,也加快了园区智能化的升级。传统园区升级为智慧园区大致由以下三个阶段的转化。
第一阶段:业务流程线上化
对于传统行业,纸质化办公基调,人找人的业务流转,在人力、时间方面的消耗直接影响着企业效益。以园区费用缴纳,业务流转为例:传统做法为纸质化存贮记录,账务核销;业务流转过程繁琐,业务进度缓慢及信息的安全性难以保障。在互联网技术的接入下,线上化业务流转降本增效。
随着技术迭代,园区接入各种线上业务办公系统:如物业系统、客户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园区业务转变为线上化流转,此为智慧园区第一阶段,放弃办公纸质化,脱离线下业务流转,实行园区办公线上化。在数据的生成阶段即完成数据的系统存储,为系统数据线上流转及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源码。也为数据提供更为安全的存储。
第二阶段:打通数据流转路径,完成业务闭环
园区在完成第一阶段的技术提升之后,第二阶段是完成业务数据的联动响应。园区内各部门之间有各自的办公系统,但园区自身并没有集成化、统一化的运维管理平台,在业务对接时会出现业务数据的重叠复用、二次录入等情况。因此打通系统间数据信息的流转对于企业整体运维效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以园区承租方缴费为例,常规由招商部门对承租方的信息录入生成;物业部门对于该承租方进行费用账单的查询、催缴;财务部门对承租商户的费用进行确认核销。整个业务流转过程完全线上化,形成缴费业务的闭环模式。在这个业务流转过程中,不再对接各种子系统的数据,完全集合在一个操作系统进行数据和业务流转。
从产品角度,业务关联的几个节点步骤:①摒弃多业务系统对接;②多业态模式集合;③数据流转联动的基本逻辑这几点至关重要。而在细化整体业务流程落地方案的实施,需结合技术支持与园区实况。但是线上数据流转,进行数据联动,完成业务闭环是智慧园区(第二阶段)的基本支撑。
针对园区属性和差异化,对于园区管理方运维解决方案都需基于数据流转的高效性,业务流转的闭环可行性来进行智慧园区的场景搭建。
第三阶段:基于智慧园区,完成物联网(IoT)融合
智能物联网(AloT)是2018年兴起的概念,指系统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实时采集各类信息(一般是在监控、互动、连接情境下的),在终端设备、边缘域或云中心通过机器学习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包括定位、比对、预测、调度等。
智慧园区高阶段呈现方式是园区智能设备的接入与管控。在实现园区的线上化运作阶段,园区智能化(IoT)技术的实现是智慧园区高度集成的表现。从传统人工设备监测、管控到线上化监测、管控。虽然看似简单业务操作从线下转为线上,实际落地阶段存在技术难点。依赖的是硬件设备的智能化集成方式是否满足和软件系统的无缝衔接。
行业内的智慧园区方案提供商大多基于第二阶段的智慧园区搭建,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对接实现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园区第三方智能硬件设备的接入,局限于园区系统对于硬件设备的接口及适配协议兼容性。
处于第二阶段的园区,如实现与智能硬件的融合,就能完成智慧园区物联设备的联动性升级,在园区日常运维、招商运营、安防联动、综合管理、能源监控等方面实现数据联动可视化,线上IoT管控化,业务流程便捷化,园区联动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