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君思智慧园区】附件5.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标准

2020-12-28 17:48
 

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标准

(参考版)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提高建设水平和创新能力,打造高层次技术创新高地,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一、标准依据

《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国科发区〔2020〕70号)《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鲁科字〔2017〕167号)和《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鲁科字〔2019〕93号)等政策文件和有关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二、功能定位

省技术创新中心是我省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载体。省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创新链中游,对上衔接实验室基础研究,对下衔接企业产业化,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通道。主要任务是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组织开展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问题,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为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源头技术供给,为支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三、核心任务

省技术创新中心以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负有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使命,服务产业发展战略需求,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建设完善科研条件平台与研发体系建设和成果转化体系。

(一)加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

指标内容:

1.聚焦产业需求,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及前沿技术研究;

2.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掌握引领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指标要求:筹建期内承担省级以上重大科研任务5项以上,解决2-3个重大技术难题或“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5项以上重大科研成果。

(二)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指标内容:

1.建立完善高效的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机制,整合上下游科技资源,畅通成果转化通道;

2.开展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推动重大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落地,打破科研成果产业化瓶颈。

指标要求:筹建期内实现行业内高端技术和人才团队集聚,累计引进高端人才 30 名以上,转移转化重大科研成果5项以上。

(三)建设科研条件平台与研发体系

指标内容:

1.整合领域内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等创新平台资源,建设集科研和服务于一体的行业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体系;

2.建设高水平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支撑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技术应用开发及前沿技术突破和成果转移转化;

3.面向行业开放共享,提供专业化研发服务,激发行业创新创业活力。

指标要求:筹建期内整合省级以上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等高层次平台3个以上,建设各类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5个以上,形成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体系,累计为行业提供研发服务 100 次以上,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0个。

四、建设方式

(一)统筹布局,择优建设。立足我省科技发展现状,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瞄准十强产业,通过竞争方式,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

(二)针对急需,定向建设。为应对重大“卡脖子”难题和突发棘手技术难题,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组织创新地位突出、创新资源集聚度高、基础条件好的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定向组建技术创新中心。

(三)培育储备,提档升级。各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经市科技局推荐,对符合我省规划布局和建设要求的,可纳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储备库,并参加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绩效评价,达到优秀等级的升级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四)突出特色,择优转建。聚焦我省优势特色产业领域及方向,依托现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符合条件的,率先择优转建。





56a4ec6188051ca67f3881f466d6329

产品服务中心
更多 >>

君思最新动态
更多 >>

分享到: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更多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看过本文的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