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君思智慧园区】2020年度上海市产业园区政策汇编

2020-11-27 11:25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现将《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反映。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19年6月11日

  深圳市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切实拓展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空间,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粤府函〔2019〕12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以支持港澳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主线,以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为抓手,充分发挥深圳改革先锋、开放先行、创新先发优势,推动资源整合、要素整合、政策整合,为港澳青年来深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将前海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打造为港澳青年在深创新创业、融合发展的引领示范区,实现港澳青年创业就业、人才服务、融资支持等政策全面覆盖。

  到2025年,形成以前海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引领,以南山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为支撑的孵化平台布局,港澳青年来深创业的基础设施、制度保障、公共服务供给到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感、文化归属感、生活幸福感得到全面提升。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政策集成,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1.推进创新创业政策协同。推动我市更多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纳入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及创业资助计划”。推动文化创意领域的香港企业直接落户深圳,共同建设深港文创产业集聚区。落实《深圳市进一步促进就业若干措施》(深府规〔2018〕30号),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在我市创办企业可享受社保补贴、场租补贴、初创企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加强遴选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并给予资助。(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大湾区办、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财政局负责)

  2.优化港澳青年人才服务。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扩大港澳专业服务人才在前海直接提供服务的试点成果,拓展香港会计师、医生、律师、建筑师等各领域专业服务人士的就业和执业空间,通过聘任制等形式引进港澳高层次人才参与基地建设和管理。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条件。在基地设立“港澳青年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为港澳青年人才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服务。(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前海管理局、市人才工作局、市教育局负责)

  3.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推动在深创业港澳青年同等享受港澳科技创新基金、青年发展基金等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和各区支持力度,推动设立港澳青年在深创新创业基金。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为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提供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加强深港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合作,探索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专项机制,为港澳青年创业提供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前海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市银保监局、各区政府负责)

  4.落实财税优惠政策。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在深圳工作且符合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认定条件的港澳青年,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落实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税收优惠政策。(市人才工作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财政局、深圳市税务局负责)

  (二)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创新创业生态链。

  5.加快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以前海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核心,依托现有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孵化载体,培育一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新建一批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对首次在前海设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载体的港澳机构,一次性给予启动资金及办公场地租金补贴。鼓励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开辟专门面向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空间。(市委统战部、市委大湾区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前海管理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各区政府负责)

  6.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深圳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联动港澳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立一批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为入驻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企业和项目团队提供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等服务,持续提升在孵企业的创新能力。整合孵化器、加速器、投(融)资机构等各类创业资源,打造集创业服务、金融服务、导师智库、市场推广和国际路演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闭环,构建“孵化-投资-加速-辅导上市”全过程服务体系。(前海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团市委、各区政府负责)

  7.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完善基地创新创业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政策,鼓励港澳创新创业项目在深实现成果转化。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基地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产业、投资融合对接,支持港澳高校在深设立产学研基地。支持港澳高校、科研院所或港澳青年创办的企业在前海承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创新载体。推动设立前海粤港澳技术转移中心、前海粤港澳创业学院。支持深圳大学将“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打造成为高层次双创人才培养、高水平双创理论与实践研究、高规格国际双创资源对接、高价值大湾区项目孵化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家级创新创业产业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创新创意创业中心等机构与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深度对接,吸引粤港澳青年参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创新全过程。(前海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创新委、市财政局负责)


 
56a4ec6188051ca67f3881f466d6329

产品服务中心
更多 >>

君思最新动态
更多 >>

分享到: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更多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看过本文的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