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君思智慧园区】产业园创建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方案+ 查看更多
上工业企业数增加到 226 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也相应增长到 2018
年的 278 亿元,其中,超亿元企业 49 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 100 家,
上市企业 7 家。产业集聚区内的乐清经开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智能电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列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乐清湾 电气科技小镇被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一批优质项目先后落地, 产业引进集聚发展新局面全面深化,发展的后劲和优势逐步增强。
社会发展情况。围绕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等需求,产业集聚区功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医疗、教育、居住环境逐步提升,正在向“产城融合”迈进。某外国语学校、某护士学校等院校已投入使用;人才公寓、灵昆新市镇等保障房项目建成使用,发展大楼、文体中心、邻里中心等商贸综合体建设加快。以智慧城市的理念标准为引领,集聚区内交通、能源、水利、环境、信息等设施建设与信息化、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智慧城管、智慧旅游等重点工程,及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民生领域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作为某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核心区域,空港、陆港、海港相互交织的立体交通网正在形成, 为项目引进、人才集聚、产业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
2、产业集聚区安全产业发展现状
受某市资源环境分布格局和历史发展路径等因素的影响,某市产业布局具有明显的块状特征,产业集聚突出。产业集聚区自 2014 年
布局进行调整优化以来,形成了以智慧电气安全技术与装备、应急医疗物资与服务、智慧消防安全设备与平台等为特色的优势产业。依托
发达的民营经济和众多的企业数量,产业集聚区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规模效应,产业链齐备,发展动力充沛,多家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都占有较大份额。集聚区既有某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有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等产业蓬勃发展,不断与安全产业融合,为传统产业拓展升级注入动力。2018 年,产业集聚区安全产业产值 119.68 亿元,安全产业类企业 90 余家。
在智慧电气安全领域,集聚区内集中了包括防爆电气、防雷电气、应急电源、漏电断路器、电力抢修金具、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等众多种类产品,产品结构覆盖输变电、配电、工业控制电器和各种特殊用途电器装备等 200 多个系列,产业链完备,销售网络密布全国,多类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60%以上,并出口欧盟、美国、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集聚区内代表性企业包括:电光防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隆防爆电气有限公司、中川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红光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左易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某网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等。其中,“左易”品牌绝缘穿刺线,优于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标准,在国内首家通过了热循环检测,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与美国、法国、奥地利等国电力强企角逐中脱颖而出,近 2 万只绝缘穿刺线夹应用于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电光防爆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
技术企业,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和行业标
准,在核心专业技术方面拥有众多专利。未来,红光智能电气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成,将加快引领周边企业转型,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
在应急医疗产业,涌现了包括欣乐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某市耐斯康护用品有限公司、康力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等具有技术代表性的企业, 产品涵盖汽车救护、户外救护、厂矿救护等多应用场景急救包、防灾应急 包、呼吸器、急救止血新材料、急救医疗器械、多功能康复设备等专用 产品,还可提供创伤修复、技术咨询、检测检验等服务。应急医疗用品 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欧美等地,此外,已经开始运营的乐清生命健康产业园和正在打造的乐清医岛小镇、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等平台,作为“产教融合、医企协同”的示范项目,聚集了某医科大学、武 汉光谷生物城、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等多方优质资源,引入了江苏三和 生物、北京万德康、浙江格鲁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并成 立乐清医药科技投资基金,将有助于充分发挥某医科大学等院校在科研、人才方面的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质量,提升产学研协同创 新水平,成为未来资源集聚的产业科技创新基地。
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发展过程中,产业集聚区内部分传统产业
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催生了以信息化平台和物联网技术为特色的公共安全产品、技术及服务,包括火灾监控探测器及预警平台、智慧燃气流
量表与云服务平台、警用车载违法记录仪、全地形消防车、无人机
等,这些新的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涌现,为产业集聚区安全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园区建设基础
(1)优势和有利条件
政策环境良好。浙江省及某市政府对安全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早在 2011 年,在《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浙江省科技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意见》中就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和 科研机构技术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地推动各地发展有特色的安全产业, 建立安全产业示范园区。用好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相关政策,重点在 安全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防护、灾害监控、特种安全设施及应 急救援装备等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领域培育一批高新技术 企业,建立产业链完整、协调配合有序、科学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 加快安全产业化发展。”2016 年,浙江省发改委和安监局联合发布的
《浙江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安全产业,探索设立安全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引导科技成果主动对接市场需求。” 2017 年 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布了《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依托公安消防、大型企业、工业园区等的应急救援力量,加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等
重点行业领域专业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利用政府购买应急救援服
务等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应急救援能力建设。”2017 年 10 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浙江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
规划》,提出了加强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等 7项主要任务,明确了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升工程、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升级改造工程等 6 个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的重点工程和建设项目。
某市政府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探索市场拓展途径,对安全产业发展加以聚集和改革,力求打造供给充沛、需求旺盛的安全产业。2016 年, 某市出台《某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安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工艺的推广应用力度,开展高危行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大力扶持安全产业发展, 探索设立安全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引导科技成果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推进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安全科技型企业。
产业集聚区通过政策推动区内安全产业创新发展。2016年《关于开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政府将安全生产责任 保险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扶持、引导和推 进。2018 年出台《中共某产业集聚区工作委员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引入能力好服务优的安全生产技术服务 中介机构,为各行业部门和企业提供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标准化建设、管理等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建 立“保险+服务+科技”第三方服务新模式。此外, 产业集聚区还在服
装、涉尘、喷涂等易燃易爆行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及宾馆、商场、市场、
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居住出租房、文保单位等火灾隐患集中区域,推广建设“智慧用电”;鼓励推广“两客一危”
车辆和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系统、渔船防避碰安全信息系统,推进大型起重机械安装监控系统和工业管道定期检验,推动高危行业企业逐步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从需求侧扩大了安全产业的市场。
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突出。产业集聚区核心区位于某产业沿海发展轴和城市沿江发展轴的"两轴交汇处",南面毗邻龙湾国际机场 和规划中的某高铁东站,区内 330 国道、228 国道、104 国道、沈海高速复线、S1、S2 轨道交通贯穿其间,区间快速路与某主城区高效连接,拥有某港状元岙港区、大小门岛港区、瓯江港区(灵昆作业区), 与乐清湾港区相邻,与某龙湾国际机场隔江相望,具有海港、空港“双港” 叠加优势,构建起集“铁、公、机、港”为一体的立体型、综合型、枢 纽型交通格局,为安全技术和产品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 产业集聚区地处浙江省,南接福建省,所在区域制造业发达,工业生产企业众 多,正大力开展新一轮“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进一步依靠先 进安全技术和装备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为产业集聚区安全产业发 展提供了现实需求。
改进工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参与国际产业链合作与市场竞争,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创新动力。此外,某民间资本雄厚, 大批国内外创业投资基金、股权基金落地某,为科技成果转化、初创企业发展、产业提
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平台体系完善,建设成效显著。某市产业平台众多,建设成果明显,成为培育新产业发展的土壤。2019 年印发的《某市重大产业平台
建设推进工作方案》对“3+12”核心平台布局做了重新规划,促进产业提升转型。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是浙江省首个获批的省级产业集聚区,也是某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技创新园、乐清高新技术产业园、乐清市科技创新园等产业创新研发平台为依托,“千人计划”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生态智慧岛为重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企业生产规模与产能质的飞跃,成为某传统优势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政府服务意识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产业集聚区以“打造项目推进最快、服务对象最满意,全市最优、全省产业集聚区平台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着力打造“两零两通”服务品牌,实现“现场零等待”、力争“企业零出户”,同时推进“一证通办”。为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2018年初,产业集聚区正式出台《某产业集聚区“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方案》,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为营造更为优质高效政务环境,产业集聚区还以项目审批简化、优化、标准化为方向,出台
《某产业集聚区关于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和竣工验收双提速专项行动的行动方案》。同事,产业集聚区全面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推动“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 8大类 38条举措落地, 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直通车”工作,确保政策红利不折不扣兑现,加快企业建设进度,力
促在建项目建成投用,着力培养新的产业增长点。
商会协会活跃,营销网络遍布全球。温商具备很强的市场意识与
开拓精神,构建了覆盖全国、连接世界的商会网络。目前在外的某人有
230 多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某人达 175 万,有 400 余个海内外某
商会和团体,注册国内地级市以上的某商会就有 187 家,有遍布全球的 40 多万个销售网点。2018 年,世界某人家园全国各地身商会驻温联络处建成,有力增强商会的回归引力。凭借在各细分产品领域的制造和市场优势,某市还聚集了包括防爆行业协会、电气行业协会等在内的众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在推动协会商会改革、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主体作用上,某市开展协会商会组织建设“雁阵”培育行动, 在全国率先提出增强行业协会商会主体功能、开展商会“建功新时代” 行动等,着力形成符合产业特点、服务高效、覆盖广泛、功能健全的行业协会商会组织体系。先进技术、先进项目与某市场拓展优势紧密结合,将大大加快科技成果市场化步伐。
(2)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
产业范围有待扩展。从产业链角度看,产业集聚区内安全产业现 有企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游即生产制造环节,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市场服务、售后服务等环节比较薄弱,特别是在安全服务领域, 如评价审核、教育培训、检测检验、安全保险、融资租赁都处于起步阶段,安全产品仓储物流、演练培训、科技咨询等还有待发展, 服务配备
能力还不能满足地区实际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