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君思智慧园区】《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2020-12-17 16:07
 


前言

公共服务平台是园区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径,对促进产业发展和园区发展环境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检测检验、公共性技术转化、两化融合、质量控制、技术认证、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共享、节能环保以及投资融资、教育培训等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相关服务的平台等。


图:园区公共活动数据分析

加快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园区逐步形成社会化、市场 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对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 化分工协作,推进共性关键技术的开发、转移与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同 时,对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园区产业服务体系,促进园区 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与否,很大程 度上代表着产业园区发展的后劲和前景。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是衡量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科技部在《关于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支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切实增强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 要以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及公共设施共享为重点,着力发展一批运作规范、支撑力强、业绩突出、信誉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增强公共服务平台在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科技成果转化、设施共享、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支撑能力。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大多数产业园区已进入到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开始由资源依赖和集群效应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创新网络驱动转变,支撑创新的服务体系成为园区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园区原有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亟需整合、优化,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同时,需要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建设新的公共服务平台, 并深入探索和研究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与服务模式。

对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成与功能模块, 使用流程、运营模式和收费模式,以及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主体、保障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最后,介绍了部分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典型案例。希望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更加关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平台运营与服务模式,增加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的力度,对各地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有所裨益。

一、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概述

(一)公共服务平台概述

1、公共服务平台的内涵

公共服务平台是指在产业集中度较高或具有一定优势的区域(园,构建为产业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开发、试验、推广以及产品设计、加工、检测、中试、信息共享、技术基础设施等以及投资融资、教育培训等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相关服务的公共性支撑系统。它是一个开放的支撑和服务系统,通过平台运作, 可以提供系统、全面、方便、高效的公共性服务,从而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公共服务平台的特征

(1)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是园区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多学科、多用户、多功能资源保障与服务系统,具有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公益性特征。推进平台建设是园区管理者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2)专业性。从单一平台来看,平台主要是面向经济、科研等活动相关的各类人员,按照学科、专业、行业的特点来组织资源,并根据资源和科技创新等活动的特点来建设服务系统,提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管理等方面的各类专业性服务。因此,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3)综合性。从公共服务平台整体来看,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集成了跨行业跨专业、跨部门的各类与产业活动相关的科技资源;平台服务涵盖了社会资源的共享、科技研发的协同合作、科技成果的转化等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3、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引领产业发展、推动自主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促进招商引资、节约企业成本、保障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服务作用日益凸显。例如,基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重点实验室的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有效地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和技术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共用,以及公共检测技术服务平台能够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改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此外,园区公共服务平台还能够为产业园区集群)提供方便快捷的原材料把关、产品测试、出厂检验等服务,既有效降低企业创业成本,又为企业落户解决后顾之忧。归纳起来,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提升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第二,提升产业集群间的协作水平;第三,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第四,延长和拉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二)园区推进平台建设的意义

1、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目前,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服务及时跟进,但是由于大部分园区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服务主体、服务机制、服务载体不能有机结合, 缺乏统筹协调,缺乏完整的体系架构,发挥不了应有的服务功能,同时已有的各类平台服务能力提升缓慢,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不能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需求,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优化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推进共性关键技术的转移与应用,加快园区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推动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促进园区自主创新

园区经济的发展不能长期建立在基于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之上,必须以动态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基础,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 “低成本”战略发展优势减弱,核心技术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科技创新成为中国产业和园区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也是拉动我国园区发展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动力。

在创新驱动模式下,园区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创新产学研 合作模式,强化与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服务等主体之间的合作, 促进了科技研发力量向企业和园区流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 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新机制。而在这个过程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园区产业服务体系是影响产业集聚的核心因素之一,而公共服务平台是产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产业服务主要是围绕园区内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开展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相关的研发、测试、设备共用、检验检测、创业孵化、投资融资等支撑服务。当前我国园区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测试、设备共用、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等服务业发展滞后,这些因素阻碍了产业链及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一是增加了园区内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竞争力, 使龙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二是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短,难以形成集群效应; 三是园区所应该具有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四是有企业无产业的状况,无法构筑并形成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通过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以有效地完善园区产业服务体系, 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

4、实现园区转型升级

园区发展一般会经历要素驱动、集群驱动、创新驱动、环境驱动四个发展阶段。而我国大多数发展较为成熟的园区基本都已经进入到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 部分先进园区已经步入到环境驱动的发展阶段。

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园区发展开始由资源依赖和集群效应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创新网络驱动转变,支撑创新的服务体系成为园区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因而,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性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专业技术性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园区的产业发展。

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的园区服务体系是园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园区公共服务平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园区由要素驱动、集群驱动向创新驱动、环境驱动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成与功能

(一)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

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架构由多层结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运行模式、运营管理、功能模块、保障体系和资源体系。整个平台架构是一个有机整体,各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统一完整的体系。


图 1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架构图


图 2 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流程

 
 

硬件系统为整个体系提供运行环境,包括实验室、网络系统、数据库、云技术支撑和各种终端设备等。

平台的运行由专门的公共服务平台管理机构来运作管理,模式包括链式、分布式、连动式、合作式和加盟式。平台的使用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使用企业和运营管理者在平台上完成注册,提供基本信息。

其次,运营管理者和中介收集资源供给和需求信息,进行信息匹配, 然后分别提供给最符合要求的供给者和需求者。

再次,资源供需双方在资源需求与供给的技术特征上达成一致后, 双方即可进行洽谈,确认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确定使用方式、费用以及结算方式。最后,资源供需双方就资源使用的主要环节达成一致后,就进入到执行和费用支付阶段。

平台提供的功能业务包括数据查询、仪器设备、技术研发、检测检验、中试试验、技术转移、企业孵化等,为企业提供系统、全面、方便的公共性支撑服务。

保障体系和资源体系为平台正常高效运行提供支撑,包括规章、管理、环境、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要素。

(二)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成要素

1、平台的供需主体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系统一般由科技资源供需主体、中介机构、运营管理机构、平台硬件系统以及平台运行机制(软件系统)等要素构成。图 2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成资源供应者、资源需求者、中介机构和运营管理机构构成了平台的相关主体, 硬件系统是平台运行的物理基础,软件系统平台运行机制是平台系统的核心, 运行机制解决平台能否高效运转的关键。


其中,资源供给者与资源需求者经常是一体的、互相转换的,即这一项目的资源需求者可能成为另一个项目的资源供给者。中介机构既为资源供给寻求需求,也为资源需求寻求供给。资源供给者通常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性服务机构等,资源的需求者主要是园区内入驻的各类企业。

2、平台运行的中介机构

由于在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中,仅仅依靠供需双方的自由交易, 很难保证资源共享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因此必须引进相关中介机构 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中介机构一般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支撑性和保障性服务。在促进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介机构是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主体之间进行沟通联系、促进平台各个参与主体的资源配置尽可能实现最优化,提高服务平台运行的效率。

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为园区企业用户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的机构,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另一类是服务于技术成果扩散和共享的机构,如技术评估中心、技术市场等。最后一类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机构,如投融资中心、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中介代理机构等。

3、平台运行的硬件系统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的硬件系统主要包括网络系统硬件基础设 施和数据库系统两部分,是保证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有效运行的物理载体, 是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一方面,资源分布在园区各个参与主 体内部,在物理空间上是分散的,所以共享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必然是 基于互联网资源共建、共享的系统, 平台的运行需要以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为依托。另一方面,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库系统是通过互联网连接 在一起的,对平台中分布于各个主体的资源进行录入、使用、存储和管 理。一个完善、高效、便捷的硬件系统是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有效运行的 基础。


4、平台运行的软件系统

运行高效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不仅仅要有完善的硬件系统,更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软件系统)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这一运行机制要逐步通过平台的软件系统加以实现。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机制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

用户的管理、平台的规章制度、平台的价格机制。平台的用户管理主要是指平台的用户具有多样性、有供给者、需求者、中介机构等,这就需要对用户加以分类管理,界定不同用户的责权利关系。

平台的规章制度体系主要是指平台运行的基本流程和规范,包括资源编码、与国际接轨的共享商务规则、标准化的共享流程等;

价格机制主要是指平台使用的资费模式、标准和收费的方法等。价格机制是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持续运行的重要保证。

(三)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

1、数据查询服务系统

数据查询共享系统主要是依托行业来建立行业性数据平台,这样可以使园区内的同类产业集群共享共用行业数据。例如生物医药产业数据中心、化学化工产业数据中心、先进制造数据中心、电子信息产业数据中心、节能环保产业数据中心等等。这些数据中心应该包括资源信息数据库、成果数据库、资料数据库和文献数据库。




56a4ec6188051ca67f3881f466d6329

产品服务中心
更多 >>

君思最新动态
更多 >>

分享到: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更多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看过本文的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