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新闻资讯
关注君思最新动态 了解园区实时资讯
《2022智慧城市白皮书》发布+ 查看更多
5月24日,《依托智慧服务 共创新型智慧城市——2022智慧城市白皮书》于北京正式发布。白皮书由国内四家权威机构——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工业大数据分析与集成应用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人民网财经研究院,融合各自优势资源共同编制并联合发布。
据介绍,《2022智慧城市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为国内首个面向未来绿色智慧城市的权威调研报告,定义了智慧城市并解读了新型智慧城市的新内涵,描绘了未来智慧城市将呈现的六大特征和三大转变。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所所长马冬妍在白皮书发布时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开篇布局之年,也是新基建重点发力之年,2022年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的风口。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智慧城市进一步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白皮书认为,经过两年多的疫情冲击,智慧城市建设在创新协同、为民服务、数据共享、产业赋能、安全保障、绿色低碳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导向,对智慧城市网络化和智能化新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城市治理催生25万亿市场 双碳管理呼之欲出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和持续运营,智慧城市建设对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经济社会全局发展产生了指引作用。在新基建的风口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跨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近几年,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深入,智慧城市在治理层面出现了新的问题:
首先,数据繁冗和数据孤岛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面对的问题,需要从共建共享层面,从技术标准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数据互通。
其次,疫情灾害暴露诸多城市管理问题,以应急管理为核心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力点。加快城市应急管理创新,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尤为突出。
第三,智慧城市的建设开始以社会和谐稳定为前提,以民生幸福为考核标准,智慧城市整体上需要达到城市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互协调的目标。
第四,中国70%以上的碳排放来自城市,城市绿色建设和管理运营出现标准和架构体系空位缺失情况。
而这些问题将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如建立智慧城市全国统一通行标准,搭建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弹性的双碳监测和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能力等。
白皮书显示,随着我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及技术⽔平的提⾼,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益扩⼤。根据中国智慧城市⼯作委员会的数据,预测到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智慧城市的市场机会将得益于技术和应用层面的拉动,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IT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技术之间互相交叉融合,拓宽了原本智慧城市的范围。
同时,城市是“双碳”目标实现的最大应用场景,能源变革与数字孪生正驱动智慧城市的绿色建设。围绕扩大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提升智慧城市治理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新型绿色智慧城市的发展需求,已成当务之急。
新型绿色智慧城市满足城市治理四大需求
新型绿色智慧城市通过新IT和绿色能源的融合,对包括公共服务、城市安全等各类需求做出快速、有效的响应,解决了智慧城市发展中四大效用目标,即治理高效、服务便民、产业发展、生态和谐。

治理高效是指智慧城市中物和人连接形成的关系网络交叉,极大优化城市内政府、企业、社区等主体的治理效率。服务便民是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打破信息壁垒,为城市居民带来便利。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应用,将依托技术创新促进城市新旧产业发展。生态和谐则体现重视维护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构建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体系。“绿色智城”解决方案的四大效用目标,将补齐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痛点、难点。
未来新型绿色智慧城市将呈现六大特征和三大转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疫情影响仍在持续,“新基建”计划加紧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十四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将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指引下,从需求出发,结合城市能力特色,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深化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数据治理、构建协同机制。
白皮书认为,相比传统城市,智慧城市利用新IT打破设备、组织间的数据孤岛,实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园区等多领域的融合服务。白皮书根据智慧城市的技术实施结构,认为智慧城市将呈现六大特征:精确感知,及时处理,云端处理,可靠传输,优质服务,安全稳定。即通过智能终端精确感知,通过智能边缘及时处理,通过网和云进行可靠传输和计算,形成以服务为优势、安全稳定可靠的智慧城市技术体系,最终构成新型智慧城市的六大特征。
人民网财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晓赫在白皮书发布时说,“围绕‘优政、兴业、惠民’的发展目标,近几年新型智慧城市逐渐覆盖政务、民生、产业和城市运营等各种场景,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望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率有望达到70%,智慧城市发展将发生三大变化:治理思路改变——从城市数字化到数字城市化,智慧城市将从城市数字化发展到数字城市化,整个城市在数字领域形成“数字巨系统”。阶段重点改变——从建设智慧城市到运营智慧城市,针对科技设备和数字空间的设计、运营、维护、培训、管理等全流程服务成为重点,如何用好智慧城市将会是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互动形式升级——从人与人的联接到万物互联,万物互联场景下,万物发声,智慧城市的交互性迈上新台阶,智慧城市各要素之间形成互动新生态。
白皮书通过产业调研和深度分析提出的未来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六大特征和三大变化,在智慧城市整体规划、技术实施和案例分析上,将给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带来借鉴。